自從回來部落格,的確在FB上留連的時間也少了。是好事。
那時會漸漸將FB當成部落格的變種,有想寫的,想分享的就會放上去,不過玩法越來越不同的是,在FB上分享的東西,越精簡越好,訊息量越小才越會有人看。
FB的受眾比以往的部落格為多,但同時雜魚也更多,更令我覺得難以忍受的是,原本從部落格年代也會有正面反饋的「真實朋友」,在FB上也不知是否浸淫太久日子有功,逐漸也會染上FB的雜魚惡習,把自己的真性情表露無遺,亦即沒有實時的「面對面」,恍忽說甚麼都不用負責似的。
有時想分享或紓發的事,純綷也只是一個記事式,朋友有感而回應,當然歡迎,只是部落格年代,人流沒那麼雜,大家在意義上還是比較有禮貌的,但在FB那邊泡慣了,好像「跟大隊」般,也不必尊重別人了,那怕大家在現實中本來也是相識的熟人,在FB裡的無禮比真正見面時更不堪,是因為隔了一道障屏的原故嗎?
還是因為這年代的通訊已經發展到根本不受地域及時間的限制,於是連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也可以省了?
我是相信這是個別的問題,但有一點是真實的,那是當一個人可以如此無所顧忌地冒犯他人,只能說那是本性而已。
當大家還未進入次世代,還得實時通訊,見面對談的年代,好像還有一條界線,不會僭越別人太多,究竟是因為怕會被人打還是怕甚麼的我不知道,但至少會有一股無形的約束力令人不敢太過造次。但進入另一世代起,不必真實的面對面了,不怕你真的會打到我了,不高興下線就好了,也是這些「便利」,才引發人們進一步地「不怕展現」自己的黑暗面吧?
確實在那麼多年的經歷裡,也是托科技的福,你可以說很可惜見到一些人的真面目,但也可以倒過來看,你該慶幸有機會見到一些人的陰暗面,尤其你本來在現實中認識的人。
由最初的難過與難以接受,到後來明白接受的事實,其實你認識了一個內心三觀就與你不合的傢伙,只是往日社交中彼此顧及面子好看,都不敢在言行上過於偏激,或過於傷害,如今也只是讓你看到這些傢伙,在不必顧及以上種種的時候,還可以因利乘便用「消失」去躲過一些造成關係矛盾的位置(躲過的意思是指事後不會補救的那種),進而演變成,因為每次都可以用躲的方式,所以越來越夠膽講,也越來越不必尊重,在人格而言,這類人對自身的言行毫無反省也毫無自控的約束力,愛怎樣便怎樣,在言語上文字上往別人的死裡打,這種行為,我真的覺得很無言,同時也會覺得總算看清楚那個人了。
於是攤上這種人,你想發表甚麼,總被盯上來插一腳,不是不歡迎朋友回應,只是每次的回應皆是找碴的成份居多。
往日總會先自己檢討一下,是自己的言論太有問題嗎?會惹得「好友」如此不留情面的話語,還是對方「用心良苦」??
後來,逐漸得到不同界面的朋友熟人關注,亦曾問我,那是甚麼人?用語令人很不舒服....
那才讓我確認不是我太薄皮,而是確實不認識那人的都會有此同感。
我也不好意思跟人說,那是我自少便相識的好友,誰的好友會那麼不留情面地攻擊你,說的不是因為「太相熟而開玩笑」的那種,而是很認真地不顧情面攻擊你。
通常這種攻擊,頂多是私下吵起來才會如此,甚少會「當街當眾」對人打臉的(FB算是公眾地方),直到近期,我選擇了不回應。
當然間中也有「奉承」的時候,當那段日子我看起來好像「混的不錯」,奉承的話便來了。也即是相較之下,若分享的事太有「警世」「勸說」意味的,就會招來攻擊。
好吧,我算是知道了,當你遇上內心太黑暗的人,你表達的事太「正向」會刺到他們的內心,有時他們會對號入座,有時會故意扭曲你的原意加以嘲笑,雖然也不必理會他們的動作太多,但確實我不想他們的足跡留在我身上,因為文字話語都是一種力量,不好的習氣因我而傳播開了也不好。
於是,FB上只餘下風花說月,無聊搞笑的便好了。
至於我本人,豈只甘心留於無聊搞笑便滿足的,還是很想寫下,分享一些事一些感言,可能這是我的人設本來就很老鬼,凡事都要說得過去才會甘心,於是造成了我總有話說,總有感想。
正如你在一堆書中,你想看的書自然會去讀,不合口味就略過便好,這都是很來去自如的,只是恰巧我身邊總惹來搞事的所謂朋友,不合眼緣也勢要參一把,只為打你兩巴而已,十分無謂。
也許我也是一個會招人嫌的個性,已不會介意有多少人會討厭我,活著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不是嗎?但有勇氣被嫌棄,也得有勇氣去面對選擇,所以選擇了重新整理人際關係,無論是網海上還是現實中的,因為我實在也花不起那麼多時間去維系那些不對弦的緣份了,放生那些人,隨他們愛來亂的甚麼都好,恕我沒有那個美國時間來招呼他們了。
道理是聽很多的,但不代表每個道理都能當刻有所體會。 歷劫是來為你實證的。 常言要修心修行,為了要精進,要利益眾生,這是一個概要。 如今才領悟到,聖賢所講,德行要正、言行舉止要管好是怎麼一回事,這不單是純綷講禮教的問題。 德行不正,只因心態未正,其實一直以來講的正德行,同時也是指正心態。 心態不正,身體亦會受損,無論是施加於他人身上的,或是自己承受的皆相同。 後來年老邁了,何以有些老當益壯,有些則老來病痛纏身?皆是心態影響身體種下的結果。 觀察多起事例,吾母、L的父親,還有一些知道曾病重或因重病已逝者,其實內心皆未達到「修正」。 先不說是否連日常德行也遍差的,對自己過於苛刻、委屈亦是同理。 所以身體好了,後續才能有更多的可能性,修行為的是正身心才能利益眾生,是這個理。 今天才體會這個最顯而易見的道理,還好我不算太笨吧?(一笑)
留言
張貼留言